每日热点1025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 2024-10-25
TOC \o "1-3" \n \h \u?热点追踪
秋季如何食补养生(民生服务港)
高层动向
今年世界卒中日活动聚焦体医融合
疾控动态
中心对甘南州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复核调研2024年西藏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工作
科研动向
《科学·免疫学》:小烧一点确实有用!科学家发现,发烧会导致部分T细胞的增殖和炎症效应功能,
也会让部分T细胞线粒体应激和DNA损伤
Nature子刊:青岛大学师咏勇/李长贵等揭示
遗传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而非饮食等生活方式
熬夜=爆肝被实锤了!最新研究:存在睡眠不足、经常失眠、睡觉打鼾和白天犯困问题的人,
新发严重脂肪性肝病风险增加19-37%
Nature:新型改良版本的胰岛素或能帮助糖尿病患者避免机体血糖水平突然下降
舆情信息
霜降时节,哪些疾病容易“盯上”孩子?
满6月婴幼儿可入园 师生比例不低于1:3 探索“医育融合”新模式
多地探索开设乳儿班 普惠托育惠及小小孩
疾病风险沟通 让公众看得懂用得上
健康体检要“量体裁衣”
“相反行为”创造新情绪体验
江西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发布
甘肃推进“万名医护下基层”
四川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广东启动赋予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
福建明确巡回医疗工作重点
2024-10-25?人民网-人民日报
??秋季气候日渐干燥,温度也不断下降。秋季应当如何食补养生?饮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咽干、口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说,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重点在于养肺润燥、调理脾胃,适当增加一些清润性质和入肺经的食物可以帮助预防“秋燥”,养护肺脏。例如,可多食用白萝卜、大部分绿色蔬菜、水果以及菱角、薏苡仁等具有凉润特性的食物。具体如何选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外界气候的寒热情况而定。
??专家表示,在使用食补的方法进行秋季养生之前,还需要调理脾胃。只有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吃进去的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如何兼顾调理脾胃和预防秋燥?魏帼表示,不能只关注吃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吃。首先,要少量多次进食。利用口腔牙齿的咀嚼功能,细嚼慢咽,能够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其次,要选择合理的烹调方式,最大限度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多数食物经过蒸煮后,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急火快炒蔬菜可能更符合大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牙口不好或者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可以将蔬菜切碎一些,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食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让身体在这个季节里得到充分的滋养和调养。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25/c14739-40346810.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吴倩)今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要求开展2024年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通知确定,2024年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旨在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通知要求,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等机构要在世界卒中日前后组织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并为各地宣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要针对卒中高危人群,精准开展科普宣教,要发动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及防控工作中积极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重视卒中的预防与控制,了解防控知识和技能;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倡导通过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效果,预防卒中。
??为配合整体宣传活动的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2024年世界卒中日宣传要点。宣传要点聚焦卒中及其危害、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的预防、如何快速识别卒中、发生卒中怎么办、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等方面内容。该宣传要点指出,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五高”特点。卒中重在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要养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约2/3的卒中患者会出现各种后遗症,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个月以内,在生命体征稳定和病情无进展情况下,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如果超过1年再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果将有所降低。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99.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3?甘肃省疾控中心
为掌握全省结核病防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按照《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结核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的通知》(甘疾控结防发[2024]275号)要求,由省疾控中心和酒泉市疾控中心7人组成的指导组于10月14-17日对甘南州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此次技术指导由酒泉市疾控中心分管主任带队并担任组长。
指导组先后深入甘南州疾控中心、甘南州人民医院、临潭县疾控中心、临潭人民医院、临潭县羊永镇卫生院、卓尼县疾控中心、卓尼县人民医院和卓尼县柳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单位,按照技术指导清单要求,通过听取汇报、与相关人员座谈、现场核查资料、现场反馈等方式对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追踪及治疗、健康宣教、百千万志愿者、学校结核病、重点人群防控、结核病培训指导、药品管理、结核病实验室检测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指导,全面详细了解州、县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
现场指导结束后,在州疾控中心召开现场座谈反馈会,指导组充分肯定了甘南州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建议。
此次交叉技术指导,旨在加强和规范结核病防治工作,提升结核病“防、珍、治、管、教”工作质量,为推动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起到坚实的作用。
摘引网址:http://www.gscdc.net/html/news/zhongxindongtai/
返回目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复核调研2024年西藏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工作
2024-10-23?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2024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工作要求,为充分了解2024年成人烟草流行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调查数据质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现场质量复核调研的通知》(中疾控控烟便函〔2024〕1628号)文件,于2024年10月14日至19日组织相关专家对西藏开展现场调查工作质量复核调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刘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鹆昕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乔豆、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马鸿玲分组开展为期4天的复核调研。自治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复核调研工作,为确保复核工作顺利实施,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西藏成人烟草流行调查质量复核的通知》(藏卫爱卫便函〔2024〕154号),委派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人员陪同开展现场复核调研。
西藏10个监测县(区)抽中7200个家庭户参与2024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问卷调查,按照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方案预定时间要求,共完成了7143份问卷调查,调查完成率为99.21%。此次,专家组分两组分别对昌都市丁青县和山南市加查县开展现场复核调研和技术指导,两地市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和两县(区)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和监测人员参与复核调研工作。调研组在监测点主要了解监测点调查人员逐级培训落实情况,调查员对控烟数据管理平台操作熟练情况、现场调查是否规范,同时复核调研组现场抽取昌都市丁青县丁青镇仲白村、觉恩乡金卡村和山南市加查县洛林乡达热村、圭堆村,冷达乡林堆村、热当村,加查镇白琼村、热麦村35户调查对象开展问卷复核、并利用CO仪检测吸烟漏报情况。
通过复核,专家组对西藏克服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困难,按时完成监测任务给与充分肯定,同时,对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控烟数据管理平台使用方面提供了现场技术指导。
下一步,针对此次复核调研工作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为制定控烟策略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摘引网址:https://www.tibetcdc.cn/zxdt/39482.jhtml
返回目录>>
《科学·免疫学》:小烧一点确实有用!科学家发现,发烧会导致部分T细胞的增殖和炎症效应功能,
2024-10-24?奇点糕
这项研究强调了高温对T细胞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发烧能够让CD4+T细胞更好地发挥保护性免疫反应,但是也会引起细胞应激和DNA损伤。
近日,一篇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期刊上的论文给出了答案[1]:小烧怡情,大烧伤身。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Jeffrey C. Rathmell团队发现,发热温度(39°C)会显著增加CD4+T细胞的增殖和炎症效应功能,但会在其亚型TH1细胞中诱发线粒体应激和DNA损伤,进而激活p53和STING信号通路。这些损伤会导致部分TH1细胞死亡,但幸存的TH1细胞表现出增强的线粒体质量和促炎效应功能。
研究者们表示,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期以往的发烧和慢性炎症与癌症挂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将小鼠的CD4+T细胞分别在常温(37°C)和发热温度(39°C)下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不同T细胞亚群的功能变化。
结果发现,发热温度能够增强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炎症表型,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CD4+T细胞的这种改变有利于维持发烧时的炎症状态,以应对病原体入侵。CD4+T细胞在39℃调节下培养后转移到常温体外培养或小鼠体内时,这些特性均能够得到保持。
但具体来看,不同CD4+T细胞亚群对温度升高的适应性有所差异。
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团队观察到TH1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态在39°C下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细胞的线粒体密度和嵴形成增加,显示其活性增强,但也检测到有TH1细胞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DNA损伤。
此外,代谢分析结果显示,TH1细胞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差,在39℃培养条件下糖酵解能力仅有小幅提高,其最大氧消耗速率(OCR)和备用呼吸能力(SRC)有所下降,显示出较高比例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1(ETC1)的功能显著下降,细胞里的活性氧(ROS)和DNA损伤标志物(γH2AX)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与TH1细胞不同,TH17细胞和Treg细胞能够很好地适应温度升高。它们在发热温度下虽然也经历了代谢的变化,但线粒体功能较为稳定,在高温下的适应能力较强,存活率保持不变。在TH17细胞中,线粒体表现出较高的基础和最大呼吸速率,更依赖于谷氨酸代谢以维持其能量需求,Treg细胞则主要依赖于糖酵解途径。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TH1细胞暴露于39°C后究竟遭遇了哪些磨难。
结果显示,问题源头是能量工厂的“元件”被热坏了——发热温度会迅速导致线粒体中的复合物ETC1损伤。ETC1功能损伤导致电子传递效率下降,增加线粒体活性氧的生成,诱发DNA受损和肿瘤抑制蛋白p53、STING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DNA修复,或是将彻底没救的细胞送向死亡,以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
相比于其他CD4+T细胞亚群,TH1细胞更依赖于ETC1获得能量。因此,由于ETC1的温度敏感性,TH1细胞在39℃的发热温度下更加脆弱,线粒体遭受巨大压力,DNA受损,并通过p53和STING信号通路诱导其凋亡。然而,也有幸存者,部分TH1 细胞线粒体发生适应性改变,表现出线粒体质量增加,并维持其基因组完整性。
炎症疾病通常伴随着温度变化,无论是全身性的发热还是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慢性炎症(如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TH1细胞表现出与小鼠模型相似的高水平炎症因子IFN-γ,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和DNA损伤模式。这支持了高温与TH1细胞的炎症反应加强以及DNA损伤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强调了高温对T细胞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发烧能够让CD4+T细胞更好地发挥保护性免疫反应,但是也会引起细胞应激和DNA损伤。
发热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引发与炎症相关癌症突变的一个重要来源。持续的发烧情况下,DNA损失的TH1细胞在p53和STING通路的诱导下死的死、进化的进化,但长久以往难免会有细胞成为漏网之鱼,逃避修复或死亡,最终走向恶性转化的道路。
论文作者表示[2],持续的慢性炎症伴随高温可能解释了一些细胞如何变成肿瘤细胞,并指出多达25%的癌症与慢性炎症有关。
“人们问我,‘发烧是好还是坏?”作者谈论道,“简而言之,小发烧是好事,烧大了就不好了,现在我们找到了发烧有害的机制。”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33484e83769.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4?生物世界
这项研究确定了与痛风炎症发病机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过程,这些过程适合进一步的研究。
青岛大学师咏勇教授、李长贵教授联合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奥塔哥大学、23andMe公司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Genetics 上发表了题为: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reveals new pathogenic pathways in gout 的研究论文。
这项在260万人中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显示,痛风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而不是患者的生活方式选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并DNA数据集,其中,大约四分之三的数据来自23andMe公司,这是一家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遗传学和预防健康公司。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对260万人(其中包括12.2万名痛风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深入探讨了人们对痛风的炎症成分原本了解不多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377个基因位点和410个独立的遗传信号(其中149个基因位点以前未在尿酸和痛风中报道)。此外,在对630117人进行的嘌呤代谢研究中,又发现了65个与尿酸水平有关但与痛风无关的位点。该优先级排序方案确定了痛风炎症过程中的候选基因,包括参与表观遗传重塑、细胞渗透压调节以及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基因。此外,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提供了克隆性造血异常可能在痛风中发挥因果作用的证据。
这项研究确定了与痛风炎症发病机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过程,这些过程适合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免疫基因和免疫通路,为预防痛风发作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途径,希望这些发现能改善痛风患者的治疗。例如,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是痛风的一个新基因,因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托珠单抗(tocilizumab,IL-6受体单抗)可能用于痛风治疗。
最后,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大型国际研究揭示了遗传是导致一些人患痛风而大多数人不患痛风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现将消除一些围绕痛风的污名化,这是一种有遗传基础的慢性疾病,并不是患者的错。我们需要认识到,虽然特定的饮食因素可以引发痛风发作,但根本原因是高尿酸水平、关节内的结晶和准备攻击这些结晶的免疫系统,遗传因素在所有这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61884e845e5.html
返回目录>>
熬夜=爆肝被实锤了!最新研究:存在睡眠不足、经常失眠、睡觉打鼾和白天犯困问题的人,
2024-10-24?生物谷原创
睡眠到底有多重要?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而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不佳均被证实会影响健康。
睡眠到底有多重要?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而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不佳均被证实会影响健康。
然而,睡不着,睡不好,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通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在我国,当下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倪婧等人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睡眠不足、经常失眠、打鼾和白天犯困,与新发严重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风险增加19-37%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差还与肾功能障碍一起增加脂肪肝风险,睡眠差且肾功能异常的人,新发严重MASLD的风险增加5.45倍!
这项研究依托于英国生物银行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数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终确定了305,257名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旨在探讨单一睡眠习惯与肾功能指标对新发重症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SLD)风险的影响。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研究团队构建了多种复合睡眠指标(包括睡眠评分、睡眠模式及加权睡眠评分)与肾功能参数(涵盖三种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和加权肾功能生物标志物评分),并通过这些指标来验证各自对疾病风险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分析了睡眠与肾功能的综合效应对新发重症MASLD发病率的具体影响,旨在揭示不同睡眠模式与肾功能状态下的个体患病风险差异。
研究历时长达12.1年的中位随访期,期间共有2,303名参与者被确诊为新发重症MASLD患者。这些患者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较高的腰围-臀围比值、较低的Townsend剥夺指数得分(是衡量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综合指标,得分越低表明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越不利)、较低的身体活动水平、更高的吸烟倾向,以及更高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这些结果不仅凸显了睡眠质量和肾功能在预防重症MASLD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多因素模型校正后,发现睡眠时长不足、频繁失眠、打鼾和经常日间嗜睡与新发严重MASLD风险增加19%至37%相关。将五种睡眠行为综合为一个不良睡眠评分后,观察到不良睡眠评分与新发重症MASLD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最低不良睡眠评分组的受试者相比,最高不良睡眠评分组的个体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揭示,血清中的胱抑素C和尿酸水平与新发重症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SLD)的风险呈现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肾功能生物标志物评分(RFS)与新发重症MASLD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着RFS的升高,发生MASLD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RFS处于最高五分位数的群体中,其发展成MASLD的风险是最低五分位数组的3.19倍。
此外,研究还发现,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呈负相关,即eGFR值越低,个体发生MASLD的风险越高。在三个不同的eGFR指标中,以胱抑素C为基础计算的eGFR(记作eGFRcys)与MASLD的发展关联最为紧密。具体来说,eGFRcys值最低的群体,其患MASLD的风险是eGFRcys值最高群体的2.08倍。
研究显示,当睡眠模式不佳与肾功能障碍并存时,对新发重症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SLD)的风险影响尤为显著!相比那些睡眠模式健康且肾功能生物标志物评分(RFS)最低的个体,睡眠模式不良且RFS最高的个体,其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增加了5.45倍。同样地,睡眠模式不良且eGFRcys最低的参与者,其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也有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睡眠评分最低的组别,其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比评分最高的组别高出1.86倍。RFS与新发重症MASL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模式,即RFS越高,MASLD的风险越大。较低的eGFR值也与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那些睡眠模式不良且肾功能最差(RFS最高或eGFRcys最低)的参与者,他们的新发重症MASLD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进一步指出,不良的睡眠评分可能通过损害肾功能,间接导致新发重症MASLD的风险上升7.98%至12.00%。通过中介分析发现,睡眠对新发重症MASLD发病率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肾功能指标介导的。不良睡眠评分通过RFS和eGFRcys发挥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0.08%和4.72%。
此外,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预测的失眠不仅与严重的MASLD风险增加有关,还与慢性肾脏病(CKD)风险增加相关,表明CKD在失眠与严重MASLD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
小结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参数和肾功能指标与新发严重MASLD的风险独立且联合相关,肾功能指标部分介导了睡眠与新发严重MASLD发展之间的联系。
从生活角度出发,重视并改善睡眠质量应该是MAFLD高危人群的第一要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同样如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维护代谢健康的基础。
规律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当运动、良好的心态等都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适度的身体活动,特别是中等到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对于改善代谢功能、控制体重、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减少报复性熬夜,放下手机,放下焦虑,拥有高质量睡眠,才能开启第二天的活力满满!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364848312d3.html
返回目录>>
Nature:新型改良版本的胰岛素或能帮助糖尿病患者避免机体血糖水平突然下降
2024-10-24?生物谷原创
在动物研究中,NNC2215的葡萄糖敏感性生物活性被证明能帮助机体抵御低血糖出现,同时还能部分覆盖血糖的漂移。
诱导低血糖(hypoglycaemia)的风险往往会构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相关的主要治疗挑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Glucose-sensitive insulin with attenuation of hypoglycaemi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防止机体血糖突然下降的改良版本胰岛素已经在实验室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这或许就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更灵活的补充胰岛素的手段,并能减少其机体血糖的突然下降。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补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机体的血糖水平,其机体血糖水平的波动往往难以预测,因为很难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量;即使稍微高一点的胰岛素剂量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即血糖水平下降过多),这或许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Rita Slaaby及其同事开发出了一种改良版本的胰岛素,其活性能根据患者机体血液中血糖的水平而变化,研究者为这种名为NNC2215的分子配备了一种开关,其能根据对葡萄糖的反应而开启或关闭,在较高的葡萄糖浓度下,开关就会打开,同时胰岛素就会变得更加活跃,并从血液中移除葡萄糖;当葡萄糖水平下降时,开关就会关闭从而阻止对葡萄糖的摄入。
实验室结果表明,当机体葡萄糖浓度从3mM增加到20mM时(大约是糖尿病患者所经历的血糖波动范围),NNC2215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就会增加3.2倍,从而就验证了其对血糖水平改变的响应潜力,在大鼠和猪糖尿病模型中,NNC2215被证明在降低血糖方面与人类胰岛素一样有效,其所增加的葡萄糖敏感性被证明在这些动物受试者机体中抵御低血糖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种改良版本的胰岛素或有望预防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糖急剧下降,尤其是在试验期间,研究者指出,这或许能帮助改善与糖尿病相关的长期和短期并发症的发作。综上,在动物研究中,NNC2215的葡萄糖敏感性生物活性被证明能帮助机体抵御低血糖出现,同时还能部分覆盖血糖的漂移。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6a184e486fa.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儿童在霜降时节里容易患上哪些疾病?如何预防?
霜降意味着冬季即将开始,气温低、天气干燥,儿童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例如流感、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或诺如病毒感染等。部分孩子还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家长最关键是要做好对孩子的照护。要注意给孩子适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外出用餐时注意食品安全。瓜果蔬菜要洗净,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品种丰富,荤素和粗细搭配,保证蛋白质摄入。秋冬天气干燥,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运动,锻炼身体,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里,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中要定时通风。家里有人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尽量与孩子隔离。孩子尽量不要带病上学。
如果孩子有过敏性疾病,应尽量远离过敏原。有湿疹等皮肤过敏的孩子,应注意皮肤保湿,穿纯棉衣物等。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应注意佩戴口罩,遵医嘱给药。
如果没有禁忌证,建议适龄儿童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另外,家里可以备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常用药物,例如退热药、口服补液盐、抗过敏药等。
家长该如何有效识别儿童支气管肺炎?一旦确认感染,家长又该采取哪些措施?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也会上升。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寒冷季节多发,以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多见。
支气管肺炎症状轻重不一,多数孩子会发热,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常常伴有频繁咳嗽,早期可为干咳,然后有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差,口周青紫,喘憋,呼吸费力。呼吸费力常常表现为点头样呼吸、鼻扇、三凹征等。部分孩子可伴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表现常不典型,可以无发热或仅低热,无明显咳嗽,仅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嗜睡或烦躁,吐奶,呛奶,吐沫,吃奶减少、费力甚至拒奶等。
孩子一旦发生支气管肺炎,应及时就医,尤其是早产儿和有基础病的孩子,因为这部分孩子更容易发生重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肺部影像学等检查,部分重症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居家护理时,家长应遵从医嘱,规范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合理服用退热药。不推荐常规给孩子服用镇咳药物,如果咳嗽频繁,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通过给孩子做雾化、拍背等,帮助孩子排痰。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锻炼身体,保证正常的作息。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25/c14739-40346847.html
返回目录>>
满6月婴幼儿可入园 师生比例不低于1:3 探索“医育融合”新模式
2024-10-25?北京青年报
近日,浙江温州一公立幼儿园、衢州一公立医院开设乳儿班招收6至12月龄婴幼儿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浙江杭州、温州、衢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湖北武汉,江苏泰州等地已开始探索开设乳儿班,这其中既有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开办的,也有民办、公建民营、政企合作的普惠乳儿班。其中,衢州妇幼保健院托育园的乳儿班积极融入医院的妇女儿童保健特色,建立妇幼保健+托育、营养膳食+托育、早期发展+托育、养育照护指导+托育等多种模式,属于“医育结合”模式的探索。
师资配备足
保教师资均持有专业证书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温州第二十幼儿园推出乳儿班,尝试面对6-12月龄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引发关注。该幼儿园属于公立幼儿园,此前按照《浙江省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已开办了针对12-24月龄幼儿的托小班和针对24-36月龄幼儿的托大班。目前新增的乳儿班开班一个多月已招收了9位适龄宝宝。
按照要求,乳儿班的师生比不低于1:3。除了1位主教老师和3位保育员,幼儿园的行政老师也会加入到看护乳儿班宝宝的队伍中,实际人员配比甚至超过1:1。保教师资均持有育婴师证、保育师证、幼儿教师资格证等专业证书。
该幼儿园园长林艳艳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性、喝奶节点不一样,每位家长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乳儿班每个孩子都有记录表册,工作人员会个性化地记录信息,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
看到该消息后,网友们纷纷点赞,建议推广。有网友表示,1岁以内的宝宝照看是困扰双职工家庭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帮忙,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请保姆,有了公办幼儿园的乳儿班,价格比私立托育园便宜,师资也有保障,解了燃眉之急。
探索新模式
医育融合向“幼有优托”升级
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公立机构开乳儿班并非孤例。去年11月,浙江衢州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佑·润托育园乳儿班就开班了,招收6-12个月大的孩子。这是由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全省首家公办公营的托育机构,也是衢州唯一一家开设乳儿班的托育机构,实现了0-3岁婴幼儿全托。
据园长庄丽莎介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的要求,乳儿班配备了2名老师与1名保育员,与其他托班最大的不同,乳儿班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个性化服务。
昨日,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的相关负责人姚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乳儿班目前共接收了9个6-12月龄的宝宝。目前,乳儿班属于日托班,托育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去年刚开班,很多家长过来咨询,托育园会根据宝宝年龄大小排序,优先收取小龄宝宝。每日入园后,会有晨检机器人对他们检查体温等身体指标。如果宝宝喂母乳,家长可以提前储存母乳带入园。”
姚先生表示,家长们对乳儿班的反馈都比较好,该托育园系政府出资、衢州妇幼医院承办,医疗资源更好,家长也更信任。园内设置有妇幼保健院的医疗点,孩子一旦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就能立马送诊。“一二楼是托育中心,三楼就是门诊部,看病很方便。”
家长祝女士表示,此前,她打算自己把孩子带到3周岁后再出去工作,后来把孩子送到这里,她也提前回归职场了。“这家公办的托育园环境好、费用低,每周还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团队到托育园为孩子进行养育照护指导、生长发育评估等,我很放心。”
据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号介绍,该托育园去年9月正式启用,针对0-3岁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置120个托位。与一般的托育机构不同,该托育园积极融入医院的妇女儿童保健特色,建立妇幼保健+托育、早期发展+托育、养育照护指导+托育等多种模式。这也是该托育园探索“医育融合”新模式、推动“幼有所托”向“幼有优托”升级转变的新尝试。
降低托育费
托育机构签订协议实现普惠服务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发展,提供这一服务的托育机构包括幼儿园、社区、妇幼医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用人单位等,但不同城市、不同托育机构对入托的婴幼儿年龄要求有所不同。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多数城市的托育机构要求入托婴幼儿年龄在2岁以上,也有部分托育机构将入托年龄放宽至1岁,比如江西南昌西湖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面向1到1.5岁的婴幼儿开设了全日制保育保教班。
此外,很多面向1岁以下婴幼儿的乳儿班由民办早教机构开设,比如在广东,不少社会早教机构的乳儿班普遍的托育年龄在6-12个月,年龄最小的可低至2个月。
除了部分公立幼儿园、医院办乳儿班,浙江杭州、温州、衢州,山西太原,湖北武汉,福建厦门,广东深圳,四川成都,江苏泰州等地已有部分普惠托育机构开始尝试开设乳儿班,其中,多数托育园属于民办机构,此外还有公办民营、政企合作的。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一家公建民营的普惠托育园今年新开了乳儿班,主要针对6-12月龄的宝宝,最多可容纳9人。
而在江苏泰州,海陵区城南街道则与专业托育服务机构采取“政企合作”模式,针对6-12个月婴幼儿开设乳儿班,每天8点半入园,下午4点半离园,师生比为1:1。该乳儿班以“养”为主,根据婴幼儿的月龄特征,支持婴幼儿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识、情绪、社会交往等多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为缓解双职工家庭带娃压力,多地在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的过程中,也在通过相关措施降低托育费。在福建厦门,为降低普惠托育服务成本,海沧区7家民办普惠托育机构与海沧区家庭发展事务中心签订激励性奖补和租金减免等普惠托育服务协议,从今年9月1日开始降价收托,在保育费最高指导价中,乳儿班保育费由每月4200元降至每月2100元。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25/c14739-40346833.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4?健康报
??公众对于健康风险的认知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会直接影响疾病的传播和控制。风险沟通是应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干预措施,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与健康风险相关的信息,回应公众的关切,既可以提高公众对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当前,随着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加大,各类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给公众健康带来威胁,也给传染病防控带来挑战。用好风险沟通,是有效开展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风险沟通并非单一的、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挑战。综合分析来看,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其一,混合感染影响公众自主判断,增加了防控措施执行的复杂性。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因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导致的混合感染风险也在增加。若发生混合感染,公众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而难以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就医途径。此时,卫生健康部门和专业机构应及时、全面地向公众介绍混合感染相关信息,以避免公众盲目用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其二,信息流通不畅,影响分级诊疗效果,增加就医负担。随着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医疗机构将面临较大的诊疗压力,尤其是儿科、发热门诊、急诊科的接诊量可能明显上升。在医疗卫生服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众可能缺乏充分了解疾病症状、预防措施和就医指南的途径,难以获取关于疫情发展、医疗机构就诊情况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也可能过度评估自己的病情。上述风险认知偏差导致公众在选择就诊机构时,会倾向于选择医疗水平较高的大医院,加剧大医院的诊疗压力。
??其三,不准确信息的流传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公众对相关防控信息的需求迫切。但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且不能完全甄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可能导致一些不实信息被广泛传播,进而加剧恐慌情绪。
??针对这些挑战,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等应及时与公众保持沟通,不断整理和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构建多渠道信息发布平台。应对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挑战,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向公众传递风险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例如,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发布相关说明,并借助其他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让更多公众了解并参与讨论。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建立多样化的实时互动平台,在面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防控措施、健康提示等内容的同时,鼓励公众提问、发表建议,以便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对于公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尽快进行调查核实,并在适当时间内给予回应。
??及时公布清晰准确的疫情信息。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公众对疾病的关注程度很高。及时公布清晰准确的疫情信息、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就医指南等,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疾病传播风险的认知,使其更加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严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此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曲解或误导等情况。为降低这种风险,相关部门应确保发布的信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同时,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密切关注舆论动态,及时发现并澄清不实言论。针对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变化,相关部门也应定期更新信息,以便公众掌握最新的防控策略。
??提供兼具普适性与个性化的信息。不同人群对于风险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他们对风险的接纳程度及采取的防控措施存在差异。因此,需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风险沟通策略,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机构应紧密合作,根据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特点以及地区差异,共同制定科学权威、兼具普适性与个性化的防控指南,提供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和资源支持。同时,通过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宣传海报、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针对性防控策略。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publicHealth/2024/1024/498549.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4?健康报
??体检是一种通过医学手段对身体进行检查,了解健康状况、发现早期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规律健康体检不仅能更早评估疾病风险、更早筛查慢性病,还能早期干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让大家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体检项目包括哪些
??体检分为基础体检和专项体检。建议大家每年都要做一次体检。其中,基础体检项目一共有14大项,分别为问卷问诊、一般检查、内科、外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实验室常规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规心电图、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通过做这些体检项目并生成相应的体检报告,大家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专项体检是指根据个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患某些疾病的风险等情况,进行的针对性专项检查。例如,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及恶性肿瘤高危人群来说,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高危人群包括癌症高发区居民或有肿瘤家族史者,患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的相关疾病者,如肝硬化、肠道肿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有大量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和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致癌物质人群。
不同年龄段的人怎么选
??不同年龄段的人关注的体检项目不同,但都要做到两点:一是查得对,二是管得好。
??查得对是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检项目各有侧重。
??10~16岁的青少年 青少年体检需重视身体与视力、听力发育情况,除了接受常规的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增加视力、色觉测验,从而更早发现弱视、斜视、近视、色盲及色弱等眼部疾病,及早干预。同时,如果可能,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接受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注意,处于此年龄段的女孩除了常规生长发育体检项目,还应该关注其女性特征发育情况。相关检查包括外阴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妇科彩超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做这些检查可以评估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发育异常或疾病。
??20~30岁的成年人 成年人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体力劳动减少,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除了选择基本项目检查,可根据自身健康危险因素,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检查项目。一般而言,20~30岁的人需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卫生习惯,在体检时一般选择常规基础检查项目。
??处于这个阶段的成年人需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及预防,可在常规检查外,增加肝炎、Hp感染、泌尿系统感染、HPV感染、乙肝五项、C13呼气试验等体检项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开始留心乳腺和宫颈的健康,增加乳腺彩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等体检项目。
??注意,30岁左右的成年人还需要关注肝、肺、胃和血糖的情况。建议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用于肺部疾病的筛查;增加肝肾功能、腹部彩超项目,用于肝部疾病筛查。
??40岁左右的成年人 注意肿瘤及胃肠道疾病筛查。定期做好早癌筛查,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胃肠镜等体检项目。
??50岁左右的成年人 需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及全身检查。肿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要持续关注,尤其是肠癌,建议每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在以往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心脑血管检查(颈动脉彩超、动脉硬化检测、经颅多普勒等)和骨密度等体检项目。
??处于更年期的成年人(更年期通常为45~55岁),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激素变化都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失去雌激素保护,骨量流失较男性更多;男性体内雌激素、雄激素水平降低,也会导致骨量丢失。在上一年龄段体检项目基础上,体检者可增加骨密度检测、心理健康测评等体检项目。如进入更年期或出现相关症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激素水平的检查。
??60~70岁的老年人 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肾损害等疾病的常规检查,老年人每年体检还应该注意耳鼻喉和眼底病变、糖尿病等疾病的筛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必要时可采取磁共振等深度筛查手段。
??管得好是指大家要科学看待体检结果,并根据体检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健康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体检结果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很多疾病需要多次复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进一步明确诊断。大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若有异常也不必过分焦虑,可及时找到医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对症用药,从而拥有健康的生活。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science/2024/1024/498547.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4?健康报
??焦虑总是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带来情绪的波动。当发现自己的情绪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情绪驱使我们采取无益行为时,不妨试试采用相反行为策略进行情绪调节,即注意到情绪驱使我们做什么,并以不同或相反的方式应对。
??每种情绪都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化行为。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回避和逃离属于情绪化行为,而勇敢面对则是一种相反行为。回避和逃离等情绪化行为虽然短期内能让我们缓解焦虑,但代价是我们不得不放弃想要做或应该做的事情,这在长期来看会维持甚至加剧我们的焦虑,导致生活越来越受限。相反行为是打破这个循环的有效方法,它让我们用新的行为模式来创造新的情绪体验。
??例如,当我们因为要上台演讲而感到焦虑时,采取取消上台演讲的回避行为,反而有可能加剧我们对于上台演讲这件事的焦虑,强化“上台演讲很可怕”“我无法上台演讲”等认知。因此,当未来再次面临上台演讲时,我们感受到的焦虑可能会更加强烈。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缓慢深呼吸并坚持上台演讲的相反行为,我们就有可能体会到“上台演讲也不过如此,没有那么可怕”“我能上台演讲,听众反应还可以”,进而对上台演讲这件事逐渐感到放松。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们不会再因为上台演讲而感到焦虑,甚至还能享受上台演讲的感觉。
??简而言之,相反行为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技巧,能帮助我们有效应对强烈的情绪。通过采取相反行为,我们不仅可以避免焦虑的加剧,还可以创造新的情绪体验来替代原有的焦虑,让事情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采取相反行为缓解焦虑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获得更平静和更有控制感的生活体验。我们要识别引发焦虑的具体情境或行为,制订与焦虑驱动的行为相反的具体行动计划;从小事做起,逐步采取相反行为,以增强信心,同时要监控相反行为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相反行为计划,寻求他们的支持。
??延伸阅读
??作为孩子,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考试临近感到担心,难以入睡;晚上反复回想没听懂的知识点。
??作为家长,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却感到越来越焦虑;家长会即将到来,你担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在青少年焦虑相关治疗中,向家长普及了相反行为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缓解自身的焦虑情绪,采取更恰当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
??案例一:应对“考试成绩不理想”
??王女士的女儿在一次重要的数学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如果在过去,王女士可能会责怪女儿不够努力,甚至怀疑她的学习能力,两人的争吵可能会引发一场家庭风暴。
??王女士采取的相反行为是,当她看到成绩单后,平静地与女儿坐下来讨论,首先肯定了女儿的努力,然后和女儿一起分析考试失误的原因,并制订改进计划。女儿感到被理解,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在下一次考试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案例二:应对“沉迷手机”
??丁先生的儿子非常喜欢玩手机游戏,经常让丁先生感到愤怒和无奈。他担心儿子的学习受到影响,进而批评和惩罚儿子,甚至因抢夺手机与儿子发生肢体冲突。
??通过学习相反行为策略,丁先生学会了与儿子协商,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表,而且他还开始关注儿子的手机游戏,以便更好地了解儿子的兴趣,增加亲子间良好互动。儿子感受到丁先生对他的关心,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更愿意遵守规则,减少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案例三:应对“作业未完成”
??方女士的女儿经常因为拖延而未能按时完成作业,这让方女士非常焦虑和失望。她有时还会因此责骂和贬低女儿,引发亲子冲突。
??学习相反行为策略后,方女士再次面对女儿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不是马上责备女儿,而是询问她是否遇到了困难,并提供帮助,和女儿一起制订写作业计划,并指导女儿管理时间。女儿的学习习惯有了显著改善,方女士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孩子。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publicHealth/2024/1024/498548.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周翔)江西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90%以上有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县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县乡村三级协同支持关系进一步夯实,乡村两级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县域使用效能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实施意见》指出,科学构建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由县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推进机制,加强县域医共体内党组织建设,选强配齐负责人员;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等因素,组建由县级医院牵头的医共体;鼓励建立妇幼、中医等专科联盟,跨医共体提供服务;加强监督考核,制定政府办医、行业监管、县域医共体运行的权责清单,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县域医共体内部的运行管理权责。
??在统一内部管理方面,江西省将制定县域医共体章程,明确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优化薪酬结构,统筹管理人力资源,对成员单位人员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用药管理、信息管理和绩效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为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江西省将促进资源服务共享,鼓励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中心药房和资源共享中心。推进城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加强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院的合作,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医防融合服务。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江西省将落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支持政策。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98.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赵星月)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有十项内容,包括远离噪声环境、科学使用耳机、注意耳部卫生、合理使用药物、定期检测听力、及时看病就医、尽早助听干预、改善交流方式、营造适听环境、关爱听障老人。
??核心信息建议老年人选择佩戴舒适、音量可调的耳机;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每隔1小时休息一次;耳机音量以“能听到”为合适音量;每年尽可能做一次听力检查。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经常出现说话打岔、需要别人重复所说的话、调高电视或手机音量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存在听力损失并影响日常交流的老年人,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辅以听力康复训练并定期跟踪复查。
??核心信息还建议,尽量在安静明亮的环境中与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交流,注意放慢语速、简化语言,不遮挡面部,可辅助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创造听力损失老年人无障碍家庭环境,如安装可视门铃、震动报警器等,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95.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耀 马骞雯)近日,甘肃省“万名医护下基层”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市召开。会议通报了该省各地“万名医护下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白育萍表示,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万名医护下基层”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全面理清柔性对口帮扶工作思路,严格落实省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的梯次帮扶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科学合理的对口帮扶工作格局。
??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聚焦“实现每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要求”目标,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强重点科室,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持续增强造血功能,为县级医院培养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业务骨干,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能看常见病、多发病的医师和会操作仪器设备的医技人员。全面系统提升受援医院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整体提升。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92.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喻文苏)近日,四川省疾控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方案》明确,到2026年,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覆盖率达50%;学校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教育课的比例、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开课率均达到10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覆盖率达100%,居民体重管理知识知晓率较基线水平提高1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9%。在2023年基础上,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成人肥胖率年均增幅分别控制在2%、5%以内。
??《方案》提出,加强体重管理科学指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重管理科普宣教“九进”(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宾馆、进餐馆食堂、进科普基地)活动。鼓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提供体重管理和肥胖症诊疗服务。强化中医药的技术支撑作用,研发体重管理相关医药及穿戴设备。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
??《方案》要求,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健身设施体系完善行动,加快建设健康主题公园、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等群众健身场所。加强健康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提供基础设施和条件。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有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针对突出重点人群,落实体重精准管理,如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身体活动指导,做好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体重管理,做好学生体重管理,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体重管理宣教等。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85.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饶宇辉 通讯员肖冰)近日,广东省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启动会暨培训班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围绕《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
??今年6月,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试点工作方案,在黑龙江、广东、海南、重庆等地率先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的试点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专业专病防治机构当中的部分公共卫生医师选择整体风险可控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种,开展处方权试点工作。
??作为全国首批4个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省(市)之一,广东省将在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四地(市),以及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开展试点工作,选择整体风险可控的部分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种开展处方权试点,助力构建预防、治疗、管理等一体化的防治服务模式,推动医防深度融合,提升全省公共卫生医师专业能力,为大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
??为做好试点工作,广东省遴选培训基地,统一培训流程,规范培训内容,严把培训考核质量,培训考核合格的公共卫生医师将被赋予处方权。同时,广东省还将公共卫生医师的处方行为纳入临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试点地区严格遵守医师管理、处方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等法律法规,规范处方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广东省疾控局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联合推进试点地区工作,确保试点出成效、改革见成效,努力为全国提供“广东经验”。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84.html
返回目录>>
2024-10-25?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陈静)近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省级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欠发达老区苏区县等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组织省级医疗队赴相关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通知》明确,今年派出省级医疗队14支,每支省级医疗队人员不少于8人。各设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部署开展市级巡回医疗工作,在县域覆盖、专科选择、时间安排上与国家、省级巡回医疗相统筹,做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欠发达老区苏区县、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县、少数民族乡全覆盖,同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通知》强调,省级医疗队要着力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开展技术支援和管理指导。根据受援地区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等服务。通过集中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对受援地区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通知》要求,各省属医院在今年11月至2025年1月中旬派出省级医疗队,巡回医疗时间不少于3周。除在县级医院开展工作外,巡回医疗活动应覆盖不少于10个乡镇。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1025/498591.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