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技术方案
?
为保障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防疫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为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患者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目的是查找导致感染暴发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这一目的应贯穿整个暴发调查。
同时,应边调查边采取防控措施,对患者和环境进行及时治疗与处理,尽量在调查结束的同时也能终止了感染的继续传播。对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在不能确定是否为引起感染暴发的人为因素时,不能消极等待至调查清楚后才采取改正措施,应边调查边纠正。
(二)调查准备
1.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机构应为调查工作提供协作,并尽量做好人力物力的准备。
2.建立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小组,主要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领导、疾控相关技术人员及医疗机构从事感染控制工作人员,并明确给予其权力。
3.尽量详细地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暴发严重程度、感染病例数,人员、时间、地点的统计学资料,并对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核实。
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核实步骤图
(三)医院感染暴发的描述
需详尽描述感染暴发的人员、地点和时间。病例的描述应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是否从其他病房转入等特征。描述性分析结束时,应得到如下结果:
1.确定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病理诊断是否可靠。
2.形成感染类别的假设(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
3.提出并发现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假设。
4.提出实施初步的控制措施的建议。
(五)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1.感染同源性
医院感染暴发与散发的重要区别在于暴发具有相同的感染来源。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应重点调查被感染者的共同点,如相同的症状和体征、发病前是否采用了相同的治疗操作,使用了相同的药物或制剂、接触了同一医护人员等。找出感染患者的共同点有助于明确感染性质和部位,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能为感染来源提出假设。
2.调查人员在调查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的暴发调查在很多时候由于采样不及时、采样方法不正确或现场破坏样本丢失等原因而不能得出病原学结论。因此,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对于调查结果有着重要作用。在调查时,调查人员应循序渐进,全面、详尽地询问发生暴发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有关情况,做详尽记录,并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同时,对最了解内情的人员应进行细致的询问。有的时候,病区的主管可能会有所隐瞒,所以应与病区的其他人员单独进行交谈,使之明白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以提供真实情况。广泛收集病区各类人员认为的可疑线索,对这一个或几个可疑线索进行逐一确定或排除,往往可以缩短调查时间。
三、医院感染暴发样本采集
(一)采样原则
1.目的明确,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目标性检测,尽快查找出病原菌及传播途径,以便尽快切断传播途径,阻止感染扩散。
2.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重点突出,同时要注重全面性,不要漏掉可能引起感染暴发的病原体。
3.采集样品要及时进行,注重时效性,感染暴发采样可不受常规采样的限制。
(二)样品种类
依据感染暴发实际情况而定,所采集样品应包括现场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手、成品消毒液、使用中消毒液、药品及药液、输液制品、血液及血制品、感染部位脓液及渗出物、各种分泌物、诊疗器械和设备(冲洗液、平衡液、雾化液、透析用液、器械浸泡液等)、灭菌物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等。
(三)采样方法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
(四)采样记录
1.采样记录使用二联单,一联留存,另一联交被采样单位或病人确认并留交其一份。
2.采样记录应填写被采样单位,被采样人员姓名,采样地点,采集样品名称、采集样品产地、商标、数量、性状、生产日期和批号等。
3.样品标识:明确标记样品种类、性质、数量、采样日期、唯一识别编号及病人姓名等信息。
(五)采样的无菌操作
1.采样用培养皿、棉拭子、镊子、吸管、剪刀、采样液等器具,要求经高压蒸汽灭菌。
2.采样前用75%酒精棉球进行手消毒。
3.采样后样品需保存在清洁干燥环境中,并尽快送交实验室检验。
(六)采样的注意事项
1.采样量不受常规采样数量限制。采样应尽量广泛、全面,凡与感染者接触的可疑物品、药品、器械、人员均应进行相应部位的采样,或及时保留样品,或暂封诊疗活动的现场。广泛的采样不但有助于查找感染线索,还可以排除非感染因素,反面论证感染途径。
2.微生物学检测应及时、方法正确。微生物学检测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方法一定要正确,此外,还要根据不同样本的性状,检验项目要求,合理保存和运送样品。一般样本要求采集后4h内送到实验室,特殊样本要求1h内检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染菌量)。夏秋季标本冷藏运送。
3、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采样前进行手清洗消毒,采样时需戴口罩,必要时穿防护服。
四、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控制措施
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及时切断传播链,控制目前感染的暴发,并预防类似暴发的发生。根据调查后形成的初步分析结果选择恰当的控制措施,在控制措施实施后,及时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及时改进。
(一)检查指导医疗机构已制定的控制措施
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控制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三级监控网络,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或专职人员)——各科监控小组。由业务院长负责,各科主任、护士长直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通过有效的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控制措施,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落实管理措施
(1)加强医疗机构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2)定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加强质量控制。
(3)加强对疑似、确诊病例的隔离。隔离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医院传播,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戴口罩和穿隔离衣前后,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高危病区时,要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7)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8)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二)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控制措施
???可疑的传播类型 | 建议措施 |
交叉感染 | 根据感染因素确定病人隔离和预防屏障,包括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现场处理措施,对传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或留验 |
手传播 | 手卫生措施的改进,包括手卫生设施、一般手卫生方法、外科手消毒方法等 |
空气传播病原体 | 采用合适的通风措施隔离病人 |
水源传播病原体 | 检查水供应系统和所有水容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 |
食物传播病原体 | 取消所有有危险性的食物 |
医疗废物 | 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
(三)控制措施的调整和完善
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期间,要随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微生物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对控制措施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五、反馈
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期间,调查人员应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相关部门,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科学建议,预防发生类似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