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预防知识
?
“懒汉病”是什么?你知道吗?
“懒汉病”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俗称。多数在饲养牛羊和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牛羊皮毛和肉制品等过程中没有注意个人防护,由患病羊、牛等动物传染给人,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还有部分患者因食用来历不明或未熟透的牛羊肉、鲜奶等经消化道感染。
为什么说布病是“懒汉病”呢?难道患病的人真的是懒汉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乏力,还伴有发烧,到了晚上就大量出汗,感觉整个人都虚脱,就像“懒汉”不想动,其实吧,不是不想动,是感觉乏力全身没力气……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布鲁氏菌病(布病),布病早期诊断比较难,和感冒相似,一般医院的医生也不会往那方面想,导致诊疗不及时,最后严重的可能危害骨关节和生殖系统,丧失了劳动力和生育能力,所以说预防布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什么是布病?
布病,又叫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临床上通常会出现很多跟流行性感冒相似的症状。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感染布鲁氏菌的牛羊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猪和狗。这些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及乳类都可能含有大量病菌,波及人类。
2.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鲁氏菌,四川省以羊种为优势菌,患布病羊的胎盘和流产羔羊中含有较多布鲁氏菌。
3.传播途径
经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
经消化道传染:食用含菌的乳类、水和食物而受染。
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4.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高危人群。病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因不同种布鲁氏菌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因此再次感染者很少。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免疫。
5.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3周,平均为2周,也可长至数月甚至1年以上。临床上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感染(3个月内)、亚急性感染(3个月到6个月)、慢性感染(6个月以上)、局限性感染和复发。
亚临床感染:常发生于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30%以上有高水平的抗布鲁氏菌抗体,不能追溯明确的临床感染史。
急性和亚急性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不规则热,波状热)、多汗(夜间热退时大汗淋漓)、乏力、关节痛(游走性)、睾丸肿痛(多为单侧)等。
慢性感染: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而直接表现为慢性。本期表现多种多样,基本分两类:一是全身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如关节损害,神经系统病变也较常见,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也可见到,如睾丸炎、卵巢炎等。
局灶性感染:最常局限在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复发:经抗菌治疗后约10%的患者出现复发。往往在初次治疗结束后3-6个月,与细菌耐药性、不规范治疗有关。
6.布病预防
牛羊养殖户:严格家畜检疫,淘汰被感染的动物。科学养殖,做好对家畜、粪便、水源的管理,包括人畜分居,圈舍要经常起晒、清扫和消毒,人畜分开饮水等。做好个人防护,禁止徒手处理流产物,流产物要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更要严禁食用流产物,对可能被病畜污染的家庭环境、物品、病畜粪便进行消毒处理。
挤奶工、屠宰及加工肉制品人员:特别是自身皮肤有伤口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经破损皮肤感染。
剪毛及加工皮毛、生产菌苗和布病实验室人员:由于布鲁氏菌可悬浮于空气中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这些职业人员既要防止经皮肤的接触感染,也要防止经呼吸道传染。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中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胶鞋、乳胶手套。做好皮毛消毒。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不饮生水,不直接喝生奶,不吃未熟透或来历不明的羊(牛)肉,奶及其制品要彻底消毒。购买检疫过的羊(牛)肉。吃涮羊(牛)肉火锅时,要煮熟煮透。
7.布病的诊断和治疗
当怀疑感染布病时,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确诊后,应及时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规范治疗可防止复发或转慢性。常用药物有:多西环素、利福平、磺胺类。
????????????????????????????????????????????? 急传所